可期待武將-其他 真三國無雙未登場武將介紹 真三國無雙8有哪些新武將

可期待武將-其他 真三國無雙未登場武將介紹 真三國無雙8有哪些新武將

袁術—得璽而棄形於世,驀然回首,只是僞帝之夢

簡介:字公路。早期與同父異母之兄袁紹一起攻過亂政的十常侍,十八路諸侯伐董時曾聯合孫堅併爲其提供糧草,此後孫堅在襄陽與劉表對峙時被殺,袁術討伐了阻礙自己的曹操和劉備一敗一勝。演義中孫策在父親死後投靠並壓交了玉璽,不久袁術便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但與此同時也成爲了衆矢之的,先後遭到來自孫策呂布曹操的三方面威脅,由於平時荒淫暴斂,袁術的領地殘破不堪手下也衆部離心,最後終於抵耐不住敵人的壓迫而在江亭吐血身亡。另外《後漢書》中記載袁術的玉璽曾從孫堅之妻吳氏手中獲得。

主要事蹟:反董卓時期聯合孫堅在後方提供補給助其殺滅華雄、袁紹聯合劉表之際袁術派孫堅在襄陽與其抵抗、勾結黑山賊餘黨以及匈奴於夫羅與曹操對峙、攻徐州時大敗劉備於盱眙、得玉璽在壽春立己爲帝稱雄淮南、演義征討被呂布驅逐於小沛的劉備

涉及戰役十常侍之亂、虎牢關之戰、匡亭之戰、盱眙之戰、小沛攻略戰、淮北防衛戰、江亭落日戰

個人分析:早年羣雄中呼聲較高的一位。袁術由於後期的種種負面影響很可能讓他成爲自張角董卓後的第三個奸人臉無雙武將,但一直來他都並不是官方敲定登場的人選是由於在曹孫劉這三方的立場上看袁術始終只是個稱不上多厲害的對手,這也導致了他長久只能保持敵勢力配角尷尬局面,成了一個並不有必要出場的人物。但其實我們也可以嘗試發現一下袁術的優勢條件,首先個性較爲顯赫,活躍時間長度也不算短,和既有無雙武將的關係也保持足有,這幾點對他來說是相對有利的,而且因爲名氣給人印象並不陌生,即使以登場做前題來考慮相信也能算一個值得商權的對象,一方面因爲本系列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會納入新人。

總評:8.0分,本系列早在PS2時期就有爲羣雄武將推出列傳的習俗,這也就表明了非三國勢力的人物並非一定受不到重視,只是等官方考慮袁術的時候也勢必是繼續將羣雄作爲重點對象的時候。論他在無雙劇情中可能會有所突出的地方,除了最早的十八路諸侯時代就是吳傳的孫堅孫策時期,以及登場後或許可能牽涉到與哥哥袁紹的細節,這些點點滴滴的聯繫性我認爲也許有助於袁術自己故事線的展開,不過當然這也不必太抱有希望,畢竟他的配角地位沒法改變這是客觀事實。另外這裏可以說一則關於他的逸話,相傳在他出生的時候神仙曾託夢其母,說她懷中之子有一段天命在身,這似乎也算是對袁術後來稱帝的一種啓示,或者在潛意識讓他始終想要稱帝的動力與決心;此外還有一個能更深入瞭解袁術性格面的故事,其實袁術雖然給人橫徵暴斂的感覺佔比一直很多,但他也曾被自己一個名叫舒邵的部下感動過,舒邵曾把袁術的軍糧分給饑民,就當術大怒想要置他於死時舒邵表示了寧可自己一死,也要救助上萬荒難百姓的決心,這似乎能看出袁術內心深處的某一掙扎與動搖,提高了人物性格的鮮活面,讓角色塑造變得更爲得手,讓人知道袁術還是非常不同的一位。


公孫瓚—白馬義從鎮邊疆,決峙名門自愎而沒

簡介:字伯珪。東漢末年羣雄,聲音洪亮有儀容,曾任遼東長史引三千騎兵戰敗反賊張純。沒多久又在青州破黃巾兵威震大名,因從弟公孫越之死而遷怒袁紹,派公孫范進駐界橋被袁軍武將麴義大敗,並在居庸城殺死了長年憎恨自己的幽州牧劉虞獲得了該地的統治權。公元195年公孫瓚先後被劉虞的舊屬鮮于輔、齊周等人殺敗於潞河與鮑丘並倉惶逃於易京,用自己修建的營壘圍防,整日不外出疏遠賓客,又聽信謀士關靖的不智之計,最後終被袁紹大軍緊逼而引火自焚。演義中公孫瓚曾爲劉備的恩人,在反董與助陶謙時期都對之有過幫助。

主要事蹟:以十餘騎兵英勇突破數百鮮卑軍隊而自保、以三萬鐵騎追討漁陽人張純使烏丸首領率衆投奔、統領兵馬防守丘力居的軍隊於邊境自號“白馬義從”、率步騎兩萬軍兩次大破黃巾賊俘虜七萬人截獲財寶無數、爭奪冀州期間與袁紹時勝時負形成均勢、劉虞進攻時順勢放火使其大敗並在三日內攻破居庸城殺死對方贏得幽州、演義汜水關在袁紹面前推舉劉備爲“漢室之胄”、借猛將趙雲於幫助陶謙抵抗曹操的劉備

涉及戰役遼東平定戰、虎牢關之戰、冀州定奪戰、界橋之戰、常山之戰、劉虞討伐戰、潞河鮑丘之戰、易京之戰

個人分析:看法大致類同袁術,登場的可行值也是一樣。公孫瓚也同樣是一個有缺陷的武將,雖然早年長期征戰誠懇刻苦,但後來因長年經歷廝殺而變得麻木不仁,又貪圖享樂最終走向失敗。參戰經歷的豐富以及小說中與劉備趙雲的關係造就了角色互動的優勢,而且就像簡介裏說的公孫瓚的經歷也是充滿着甜酸苦辣,比較有戲劇化的波折,在無雙系列的環境條件下理想中應該是易於發揮的,一直沒有出面參戰相信也是因爲在整體劇情中人物地位不高的關係。

總評:8.0分,其實公孫瓚也沒有特別值得深層剖析的地方,因爲基本的要點都在袁術那裏有過了分析。其實公孫瓚的出場方式還是有不少的,我想除了一般能想到的列傳之外還有他在袁紹劇情線的那部分事蹟,這可能將是他登場的最大價值,而且也值得官方在這幾方面進行更多創作和提升(IF、架空情節等等)。


馬騰—錦馬超之父,浩蕩討賊守民安

簡介:字壽成。羣雄軍閥之一,馬超之父。馬騰曾平定因涼州刺史任信奸吏而導致的氐羌民族造反而譽升軍司馬,後來與韓遂一起討伐了獨駐長安的李傕等人但因內應的敗露而潰逃;在經歷了部下的叛變後,由於鍾繇的述說馬騰與韓遂等人又歸順了曹操,在討伐袁尚的戰役中表現出色。公元208年,因曲部間的矛盾馬韓二人成爲仇敵連年交戰,曹操再一次派遣鍾繇等人前去勸和才得以緩解。三年後馬超攻打曹操失敗,曹操因此事而殺馬騰於鄴城。

主要事蹟:統率部隊征討氐羌民族、反董時期任十八路諸侯之一、與韓遂共同組織於長安討伐李傕郭汜、曹操戰袁尚期間馬騰派長子馬超帶萬餘人助戰成功擊敗郭援以及高幹張晟衛固等人、因曹操的勸說放棄攻擊韓遂並屯軍槐裏一帶憐憫百姓北防胡寇受到愛戴、演義曾參與劉備董承等人暗殺曹操的計劃

涉及戰役羌族討伐戰、虎牢關之戰、長安進擊戰、河東救援戰、韓遂討伐戰、潼關之戰(?)

個人分析:馬騰是一個加入必要不大但即使登場也不奇怪的角色。其實他相比袁術和公孫瓚有兩處明顯優勢,其一馬騰在經歷表現上並沒有他們這樣的反面性,人物的整體印象相對還是很正氣的;其二馬騰勢力內的無雙武將較多,如馬超兄弟及龐德,如果連王異都被牽線拉攏來的話這些6代以後增加的人物完全可以豐富西涼勢力的各種故事情節,讓內容飽和充實,而不像袁術公孫瓚如果獨開新篇的話不但沒有太多下屬角色連劇情的互動都需要靠孫策袁紹這幾個敵對人物來展開,一方面馬騰是三名羣雄中活到最後的一位,故事跨度就不小,主力對手又是曹操,應該說還是一個滿足較多條件的壓箱人選。

總評:8.3分,馬騰其實在小說中他的經歷有兩點和史料相差很大,一是韓遂先前並未與其交惡而是中了曹操的離間計被迫投降也沒有殺馬騰之妻;另一點馬騰被曹操所殺的原因也是由於苗澤與黃奎的妻妾私通告密所致,這樣一來個人感覺非但潼關之戰能成爲故事線的擴展舞臺,而且韓遂的表現與否也將有可能是一個轉機的關鍵,也有助於提高官方對韓遂的考量。


李儒—此“毒”非彼毒,奸險軍纔不侍二主

簡介:字文優。東漢時期漢少帝的郎中令,後侍奉於專權亂政的董卓,曾入宮毒殺少帝劉辯,董卓死後不久長安被李傕等人攜帝獨駐,李儒被進爲侍中但受到了獻帝的反對。198年李傕被曹操擊滅,李儒從此不知所蹤。演義中其爲董卓之婿,除絞死唐妃毒殺少帝以外,還在董卓遷都以及收服呂布、抗擊曹操等諸多方面有過貢獻,更看破了王允設計的美人計勸董卓放棄貂蟬,可惜未能得到認可,在董卓死後一同被斬首於市,可謂是忠實智囊。

主要事蹟:作爲第一心腹提倡董卓攜天子立相國、降服呂布時以“一馬不可比天下”使董卓接受慷慨送出赤兔、董卓遷都長安時李儒奉命親自入宮絞死唐妃毒殺劉辯、曹操獻刀時警示董卓小心有詐並想出識破之計、至滎陽時李儒以第一軍放敵而入第二軍殺敗敵人等其反向逃離後再由第一軍猛烈突襲的計策幾乎使曹操陷入危機、看破王允連環計並多次勸董卓放棄貂蟬而換取呂布的效忠惜未被採納

涉及戰役洛陽暗殺行動、虎牢關之戰、呂布之變、長安防衛戰

個人分析:史實一般但演義十分出彩的角色,被譽爲“如遇良主大業必成”,如要開展董卓方面劇本個人認爲最有希望的就是李儒了。最關鍵的一點演義中滎陽一戰李儒在軍事上的表現太過出彩,如不是曹洪讓馬相救曹操很可能會喪命徐榮之手,以此改變後來的三國格局。從本質上來說雖然要以史料來講李儒並沒有這麼突出,但既然是以現在遊戲中常用的規律看像諸如此類的人物想必結合《三國志》和《演義》於一體來刻畫會比較容易,這也意味着李儒最多還可以活躍至李傕被曹操攻陷長安爲止。

總評:7.9分,扣分處主要是早期軍師類型的人物較多,而且由於董卓勢力的特殊性其更包含了整個呂布勢力,這樣一來李儒就勢必會與陳宮賈詡有相重撞車的可能,能避免的方法其一在於李儒的性格塑造,其二在於戲份的佔比控制與安排的周到性上,具體要看官方的能力。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既然是徹頭徹尾作爲董卓的軍師來出場,那早期十常侍之亂以及董卓攻邊章韓遂的涼州之戰應該也能作爲李儒活躍的舞臺。另外李文優的一部分事蹟取自《後漢孝獻皇帝紀》。


華雄—汜水關前震敵烏,煞魂葬於武聖刀

簡介:別名葉雄。董卓帳下都督,公元191年關東聯軍征伐時被長沙太守孫堅擊滅。演義曾描寫華雄爲董卓的得意大將,是一位虎體狼腰豹頭猿臂的關西人,在汜水關前自告奮勇挑戰聯合軍並接連斬殺孫堅舊部祖茂,以及鮑信手下鮑忠、袁術驍將俞涉、韓馥部將潘鳳等四人,但最後卻被初來乍到的劉備二弟關羽飲下一壺溫酒後斬死。

主要事蹟:演義斬殺祖茂、鮑忠、俞涉、潘鳳阻擋反董聯合軍

涉及戰役汜水關之戰

個人分析:一直來人氣較高但總體地位始終不高的配角,歷史記載的寥寥無幾加上小說中曇花一現的活躍無疑是造成華雄無法登場的最大阻礙。如果想要將華雄作爲無雙武將登場首先戲份的安排是最重要的,因爲在遊戲中登場的武將絕不可能只在一場戰鬥中出現,這是系列的永恆定律,而且我相信也有充足的理由可以做到,汜水關之戰以前董卓勢力接觸過的戰役本身就不少,如十常侍、涼州,還有之前介紹李儒提到的洛陽暗殺等等,在每一個劇情中如果能容下華雄所增添的戲份也許也能更生動;或者像7M那樣將汜水關救出華雄後的IF要點直接設立在呂布勢力也是一條可以參考的方案;當然其實這些都還是後話,我認爲官方如果推出華雄主要的戲份重點還是應該抓前期的表現,至少那樣的好處就是可以對汜水關以後的架空可行性做必須的鋪墊保障,畢竟人物刻畫得越多,角色本身的重要性才能展現得更體面更全面。

總評:7.8分,華雄能否被KT重視全在於民間的呼聲如何,這點從目前看還並不好說,而且華雄能否參戰的關鍵還在於董卓勢力劇本的重現程度,否則很可能將繼續埋沒其中,依舊得不到活躍的發揮,一方面因爲長久以來人們對歷史印象的瞭解註定着華雄不可能僅僅只靠呂布的故事表現揮灑自如,這些現代元素的比重絕不能大過於人物的最初本質。


紀靈—手拿三尖橫跨疆場,亦勇亦謀略知獻策

簡介:演義爲袁術帳下頭號猛將,手持三尖刀因荀彧的驅虎吞狼計而與劉備開戰於盱眙,後欲佔領小沛擊殺劉備但被呂布的轅門射戟所勸架,此後又向袁術獻策以對呂布提親共擊劉備,只是由於陳珪的提醒此計被阻。婚盟失敗後的袁術大怒討呂布于徐州,此時紀靈被楊奉、韓暹等人聯合呂布一起戰敗而退。袁術逐漸衰敗後曾想北上投靠庶兄袁紹但卻慘遭劉備的攔擊,期間紀靈被張飛一槍刺死於馬下。

主要事蹟:從盱眙對抗劉備開始跟隨袁術四處征戰、獻計於袁術以婚約對方女兒的方式聯盟呂布可以合力消滅劉備

涉及戰役盱眙之戰、小沛攻略戰、淮北防衛戰、江亭落日戰

個人分析:多數被認爲可有可無的角色,考慮參戰的關鍵取決於袁術劇情線的具體展開情況。其實紀靈大致上還是和華雄很接近,本質上絕對屬於難以受到重視的武將,但假若是在袁術缺乏有正統互動關係的下屬人物前提下或許可以是首選對象,一方面紀靈相比華雄的顯見優勢還在於紀靈的出場篇幅不少,如能登場應該在所有袁術涉及的戰役中都能相應出現,同時我也始終有感像袁術這種風格的人物如能在他的身邊安插一位相互產生幽默效應的角色或許還是很容易讓人想象到的,因爲這也是一種呈現武將特徵個性的物以類聚。

總評:7.8分,總的來說出場戲份上還是佔有相當的優勢,主要因爲表現空間較爲充足,而且如果是以塑造角度看紀靈其實更是存在十分透徹的切入點,那就是他對於袁術的種種獻媚的馬屁功夫上,如此一來其與袁術共同上臺的可能也會略有所加;但不足點也仍然和華雄一樣在於人物登場的必要性並不是非常明確,最主要還要考量官方對袁術的重視會到達怎樣的高度。


顏良/文丑—羣雄割據爭四方,上將在手重張旗鼓

簡介:二人均爲漢末羣雄之一袁紹帳下的上將,演義中在孫堅私藏玉璽被袁紹識破時與程普黃蓋韓當拔刀相對。袁紹奪冀州期間他們又分別斬殺了前來阻礙的韓馥舊臣耿武和關純,文丑還曾與趙雲大戰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到了官渡開戰之際兩人再次連續擊破並大敗曹軍武將,但最終先後都被程昱推舉上陣的關羽所擊殺。最初在汜水關時袁紹曾因對華雄的恐懼而出言“顏良文丑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

主要事蹟:幫助袁紹在平定河北的戰役中獲勝抗擊公孫瓚並大戰趙雲、曹袁交兵時顏良曾進攻白馬津連斬呂布叛將宋憲魏續並二十回合戰敗徐晃、顏良被殺後文醜於延津怒火攻心一箭射中敵將張遼的面頰

涉及戰役冀州定奪戰、官渡合戰,以及其它討伐公孫瓚的舞臺

個人分析:人氣較高的一對武將。其實顏良文丑也是和華雄差不多地位與尷尬處境的人物,在本系列中雖然經常由於沒有登場爲人詬病,但這也意味着一些重要客觀因素的浮現。首先有幾點是不得不承認的,袁紹因爲在三國整體劇本地位相對不高的緣故一直得不到更多劇情細節的重現與還原,這讓本就只能靠主線才能維持出場價值的顏文二人的參考性變得十分遊中;其次顏良文丑在戲份長久的壽命方面並不及很早就已參戰的甄姬張郃等人,同樣作爲下屬的關係互動人物,後者因戲份的便利顯然可以將貫穿袁曹兩勢力作爲登場的基礎,但前者卻僅僅只能活躍在袁紹這一個勢力內。在這雙重打擊下我認爲顏良文丑唯一可能出現轉機的應該還是在官方對袁紹劇本的重視上,這也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在這樣的條件滿足以後或許纔有足夠的理由爲了更加深化劇情的生動與細節性而繼續擴充新的人物。

總評:7.9分,拋開演義刻畫的神勇表現,顏良文丑並不一定會有現在如此強烈的呼聲,不過實際上小說中顏良文丑與趙雲徐晃張遼等這些三國著名風雲人物的切磋交集又讓他們自身的地位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這也是長久期待的粉絲不得不顧念的,在此筆者依然以相對肯定的態度來支持顏文二人的轉正,而且也非常期待他們的人物設計會有怎樣耳目一新的表現,畢竟考慮系列的長久發展羣雄勢力的開發還是擁有一些潛在能力的。


田豐/沮授—本初擅勇缺大略,謀士四交亦無勝

簡介:田豐字元皓。自幼聰穎,最初爲韓馥的部下,初平二年被成爲冀州牧的袁紹招攬,任命爲別駕,隔年又輔佐袁紹成功殲滅公孫瓚一舉平定河北,期間曾告誡袁紹應當早日謀取許縣迎接天子取得主導權,可惜未被聽取。官渡開戰前夕,曹操因爲劉備的背叛而親自征討,田豐向袁紹說明了乘虛襲擊曹操後方的策略,但袁紹卻以幼子得病而推辭,田豐失望之餘只能以柺杖擊地大爲惋惜。等到了曹操凱旋而歸後,田豐又極力反對操急進攻並主張養精蓄銳,建議挑選精兵輪番消耗敵人,可此時的袁紹卻執意攻打許縣,還認爲田豐敗壞軍心並將其關入大牢,到了官渡開戰,袁軍大敗,田豐已知道自己無力迴天便做好了死的覺悟,又因逢紀的讒言使袁紹最終賜死了田豐;沮授演義字公與,最初同爲冀州別駕,在對戰公孫瓚之際被闢爲從事。曾建議袁紹平四州集豪傑並迎接長安的獻帝至洛陽,但在獻帝流亡河東後因淳于瓊等人的勸說使計劃未被實行。此後在立長子袁譚爲青州都督以及計劃攻許都的事上多有進言,但皆未被採納,又因郭圖的進讒讓沮授一度被袁紹冷落。官渡之際沮授認爲不可單獨任用顏良,並看出了河南糧財少過河北的特點建議其緩兵作戰,結果還是不被聽從。官渡戰敗後曹操曾邀沮授入營歸降,可沮授並不答應仍想密謀逃離最後事敗被殺,曹操爲之嘆惜。

主要事蹟:界橋之戰在箭雨中保護袁紹扶入矮牆、獻謀協助消滅公孫瓚平定河北、曹操將獻帝遷往許都時告誡袁紹趁早謀取以免今後受制於他人、先後兩次作出不同判斷看準曹操的軟肋向袁紹兩次獻策;多次獻策助袁紹平定河北並建議在獻帝遷都長安時攜之而令諸侯、反對袁紹將三子各據一州以防日後家督爭奪成爲禍胎、袁紹欲攻許都之際建議其利用優勢軍力和地理形勢對曹操進行持久戰、官渡開戰時反覆多次提議謹慎進攻消耗敵軍

涉及戰役冀州定奪戰、官渡合戰,以及其它討伐公孫瓚的舞臺

個人分析:實際上袁紹勢力的謀士團相比曹操營下的軍師智將們還是有些特殊的,原因就在於這兩個勢力間隨着時間潮流各自不同的發展走勢,這給每一位人物的表現與影響也都帶來了決定性的差別。袁紹的謀士團在人數以及綜合才能方面相信本身應該並未太落後於曹操,但其依舊被絆倒在了這場生死存亡的敗局上完全是由於自己曾經的優柔寡斷盲目誤決,親小人遠賢臣,從存在勝機的一方走向衰落、家屬下臣反目成仇各自背離也應該是咎由自取的結果。這些在這裏其實都不是廢話,因爲就是這樣的客觀情況產生了人們許許多多的認知與印象,在袁氏諸臣的歷史上無論是後來紛紛由於各種原因生逃叛死的其他人也好,還是那個在官渡開戰前就已被押入大牢的田豐以及戰敗後不願屈服曹操冒命求生而未果的沮授,我相信都已經在很長一時內留下了一層較重的戰爭灰燼感,與袁紹一同成爲了三國早期羣雄紛爭的過去時。說了那麼多,本人之所以認爲田豐沮授或許可以作爲今後參戰的備用人選皆是因爲他們在人格表現上可能相比許攸郭圖等人還是可以看出一些微弱正能量的,田豐的剛而犯上以及沮授的誓死效忠都是相對便於在無雙系列中發揮的資本,只是在更多不利的方面依舊是因爲無雙系列中袁紹非重要角色的身份地位而無法有太多登場的理由和需要,和顏良文丑的道理非常接近。

總評:7.8分,很顯然當某一刻袁紹在無雙中出篇成章之際玩家羣體裏大多數最想要看到的首選人物應該還是顏良文丑這兩位小說渲染力度較大的武將,沮授田豐相比而言只能位居其次,這是因爲他們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的表現性有所欠佳,人物登場的份量底氣也還沒有達到一定理想的程度,在這種需求不是很高的情況下恐怕也很容易出現各種不必無雙化的處境。只是目前來說以我的看法感覺沮授的加入性或許要略優於田豐,雖然在官渡之戰參與臨場獻策的他並沒有改變任何既有的現實局勢,但相比必須洗白結局的田豐來說在遊戲中應該是更易於演出的,總體上現在能結論出更有說服力的依據還不多;不過田沮二人終究都是在歷史上留過較多忠烈貞良之評的人物,不論是《三國演義》羅貫中老師的“河北棟樑皆折斷,本初焉不喪家邦”,還是清朝林國贊先生的“田豐外,莫忠於授,後以身殉”,所以我願意相信KT社在以後會對他們有不同以往的重視。